当前位置: 首页>>学生工作>>招生就业>>正文
招生就业
    智能采矿工程专业简介
    2025-06-16 09:28  

    智能化煤矿是将人工智能、工业物联网、第五代通信技术(5G)、大数据、自动控制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与现代煤炭开采技术深度融合,形成全面感知、实时互联、分析决策、自主学习、动态预测、协同控制的智能系统,实现煤矿开拓、采掘、运输、通风、安全保障和经营管理等全过程智能化运行。智能采矿是煤矿工业化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,最终目标是实现无人采矿

    我校智能采矿专业源于2012年设置的采矿工程。2021年,通过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,是国内较早开设智能采矿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,目前在培养模式、课程体系、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形成了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,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。2024年,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和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奖等4项教学类奖项,“资源与环境”学位点入选河南省硕士学位授权点重点立项建设名单,《中国教育报》等媒体对我校的智能采矿人才培养进行了专门报道。

    专业以“采矿+智能”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,构建了 “智实融合”的专业知识体系,开设有:矿山智能开采、井巷工程与智能掘进、矿井智能通风与安全、矿山压力智能感知与岩层控制、矿山机械与智能装备、矿井通信与物联网、矿山大数据与云计算等专业课程。

    专业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,建设了“五位一体、虚实结合、分层递进”实践教学体系,拥有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平台-智能矿山采掘大数据创新实验室、省煤矿智能装备数字化工程研究中心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等7个省级教科研平台,建设了包括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,智能采矿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郑州恒达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矿井实训中心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一批高水平实践教学平台。

    专业现有教师15人,包括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,省高层次人才1人,青年骨干教师2人,教授、副教授7人,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人。教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突出,近3年签订技术服务合同20余项,科研经费超2000万元。形成了一支素质过硬、特色鲜明、结构合理、学历职称高、教学效果好、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。

    专业开展“本科生全员导师制”,入学后即为学生配制专业导师,为学生提供本科教育四年、毕业后五年内的生活、教育、发展等方面规划与建议,全面促进学生成长、成材。

    毕业生可通过考研等方式升学,升学深造率超过35%,就业率超过95%。就业去向主要是大型煤炭企业、科研院所、煤机装备企业、政府职能部门从事技术与生产管理、设计与科研、装备研发等工作。

    2024年,全国煤炭产量47.6亿吨,共有矿井4200余处。煤炭科研单位、煤机制造企业、工矿企业也都成立煤矿智能化研发机构。华为、三一重装、海康威视、中国移动等行业外企业也相继成立了煤矿智能化事业部。全国开设智能采矿专业的高校仅有26所。专业人才需求旺盛,缺口巨大。

    亲爱的同学们,资源为本,数智赋能,智能采矿,开创未来,我在河南工程学院等你!


    关闭窗口

联系我们

地址:郑州新郑龙湖文昌北路1号,451191
邮箱:hngccwc@126.com
电话:+86 0371-62509968

Copyright@2012-2022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;版权所有

扫码关注学院最新动态